鬼腳七:給大學生的七點建議
文/鬼腳七
看到一篇文章,寫給大學生的十大建議,被轉載很多次,里面的觀點如:不要談戀愛、學會為人處世、要有強烈的危機感、有明確的目標、要有全面的計劃........ 我十分無語。如果大學生這樣過完四年,該多么無趣!
我1995年上大學,1999年上碩士研究生,2000 年開始兼職,2005 年參加雅虎的校園招聘,負責技術面試,以后每年都參加阿里集團校園招聘,2013年負責阿里集團和螞蟻金服的校園招聘,發了兩千多個 Offers 。我面試過 600 名大學生。
敘述我的背景,是想說,以下的建議,有一定的參考價值。
1 一定要談個戀愛
有人說談戀愛耽誤學習。學習好壞,跟談不談戀愛無關。如果不想學習,可以有一千個借口,想學習,只用一個理由。
年輕時的愛情,不用那么世故,不用考慮家庭,只是戀愛。
有人說,大學里談戀愛,十有八九要分手,不如不談。非也,戀愛最美的是過程,不是結果。有過真正愛情的人,懂得愛情的美,也懂得我說的是什么。那種美沒有什么用,跟結婚與否沒關系,但就是很珍貴。就像花開,即使不會結果,花兒也盡情綻放。
愛情是空氣,是養分,會成為你生命的放大器。你快樂,它讓你快樂加倍;你痛苦,它會讓你痛不欲生。一切都會過去,留下的經歷,就是財富。
有人說,畢業后也有愛情啊。當然可以有,只是那時頭腦會顧慮很多,最后你得到的可能不是愛情,而是妥協。
所以,在大學一定要談場戀愛。當愛情來臨,大膽一點,別擔心未來,別擔心金錢,別擔心別人的眼光,哪怕曇花一現,哪怕刻苦銘心。等你經歷了,無論最終是否在一起,你都會感謝我。
2 多看些“無用”的書
這個社會太功利。上學時為了考大學,考大學是為了有個好工作,有個好工作是為了找個好對象........
大學四年,是最不功利的四年,一定多看些“無用”的書。“無用”的書,是指不用功利性地看書。例如一些經典:東西方名著、人物傳記、哲學、音樂欣賞、論語、老子、莊子等。
對了,不要沉迷于玄幻小說,否則兩個四年也經不住揮霍;更不能沉迷于黃文,這些是不是“無用”,而是有害,一定要警惕。雖然我當年也看過不少.......
孔子說:
君子不器。
意思是,君子不要局限于某一個專長。以前我不懂,現在我懂了。
大學時期,時間最充裕,多看這些無用的書,無形中會提升你整體的素質,氣質、談吐、內涵,那些看不見的東西都在產生變化。這些會有助于你以后學習其他專業技能??此茻o用,卻成了最有價值的。
如果只看有用的書,例如各種專業書,各種速成書,各種技巧書,你會成為一個“干燥”的人。“干燥”就是無趣、不豐滿、無活力、易爆發.......
所以,上大學時多看些書,多看經典的書,多看“無用”的書。
3 多運動,鍛煉身體
大二時一學姐約我每天早上晨跑,我倆堅持了三年,她和男友一起畢業后,我就沒跑步了,直到現在我還討厭跑步!之后我打羽毛球,每兩天打一次羽毛球,每次兩三個小時,又堅持了三年。
如今畢業十五年了,我很少鍛煉,而且經常熬夜加班,但身體還不錯。這無疑是大學鍛煉身體的結果。
鍛煉身體的好處顯而易見,不用多講。等你和女友同居、結婚了,你會更加體會到年輕時鍛煉身體的好處,別說我沒提醒你。
所以,大學期間,一定別忘了鍛煉身體。
4 培養一個業余愛好
我沒有建議你要學好專業知識,而是培養業余愛好。專業一般不會陪你一輩子,但業余愛好可能會陪你一輩子。
據統計,80% 以上的大學生,畢業后不會從事本專業的工作。例如我學電動機設計的,學了七年,但畢業后做計算機編程了。如果你有個業余愛好,很可能會陪你更長時間,例如,音樂、爬山、下棋、攝影、旅游 ......
張岱說:
“人無癖不可與交,以其無深情也。”
為什么說那些沒有任何癖好的人,不能與其交朋友呢?因為他們沒有深情。
有深情的人,能用情至深不顧世俗。這種人適合交朋友。
有業余愛好,會交一幫朋友,能讓生活不那么無聊,還可緩解壓力。
業余愛好還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。我上大學業余愛好是編程,后來工作了做程序員了;后來業余愛好是寫文章,現在成自媒體人了。
有人說電子游戲算業余愛好不?當然算,我認識個朋友,大學天天玩電子游戲,現在做專職的電子游戲解說。研究炒股算業余愛好不?也算,如果你能借炒股研究金融。此類愛好,需要人有很強的自制力。否則還是遠離的好。
所以,上大學時應培養個業余愛好,堅持下去。
5 找個兼職
兼職,就是一邊上學,一邊打工。既有經濟收入,又可體會工作的辛苦。
上大學了,能少用家里的錢,就少用家里的錢。遲早要獨立的,越早獨立越好。自己賺來的錢,成就感完全不一樣。
除了做家教老師、參加某市場調研活動外,最好是能到公司實習,這樣能感受工作氛圍。
不少人把工作妖魔化,他們提醒大學生,辦公室有多么世俗多么險惡,要圓滑,要站隊,要討好上級....... 別理他們,這些人成天活在陰暗中?,F在大部分公司,都沒這些亂七八糟的。就算有,也不影響你成為一個正直的人。
國有企業鐵飯碗時代已經過去,大不了換個工作,不用擔心辦公室環境。你內心干凈,辦公室就干凈。真是這樣,信不信由你。
做兼職,工資只要夠基本生活就好,關鍵看做事的內容。不要害怕暴露自己的不足,不用擔心自己什么都不懂,你本來就什么都不懂。
經過兩三個月的磨礪,你會明白差距。有針對性的提升能力,找個工作一點都不難。
所以,大學期間,想辦法找個兼職,找個實習。
6 培養自學能力
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學霸,大學里也不需要學霸,除非你想一輩子獻身給科研事業。
上中學為了考大學,考什么學什么。上了大學,你應該去學自己喜歡的。就算專業選錯了沒法換,你也應該自學。每個大學都有選修課吧,多選幾門自己喜歡的,認真學,沒壞處。
如何衡量自己的自學能力?當你一學期沒怎么上課,臨期末要結業考試的,你能否花一個星期自學然后考及格?這是最基本的測試??荚嚤旧聿皇菧y試,上課少參加考試能通過才是測試。
自學能力在大學會顯得很重要。更重要的是,自學能力會應用在以后的工作中,甚至人生一輩子。
書本上的那些專業知識,你遲早會忘記。就算不忘記,那些知識畢業后也大多用不上。工作后需要的知識,需要自己學習。社會在發展,知識也需要不斷更新?,F在的移動互聯網,所有人上大學都沒學過。要想在社會上發展好,必須要有自學能力!
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,同樣,學習知識不如掌握學習知識的能力。
所以,如果上大學一定要學會什么,就是“自學”。
7 學會時間管理
年輕人最大的優勢是年輕,有的是時間;最大的弱勢也是年輕,不懂珍惜時間。
要戀愛,要參加活動,要玩游戲,要看小說,要看電影,要旅游,要泡吧....... 上大學的日子,就是鳥放飛的日子,瞬間很多事情都可以做。
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好逸惡勞的,沒有自律,就容易走偏。時間管理,就是提醒自己不要走偏。
大學四年,1460天,按照我以前的理論,只要你選定一個方向,每天堅持一個小時,四年下來,你一定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了。如何保證一個小時?這就需要時間管理。
有很多時間管理的書,具體的方法不用我講,我自己用的是角色管理法,有篇文章專門介紹:角色管理法。
堅持做時間管理,也是時間管理的一部分。開頭容易,堅持難。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你堅持下去:堅持寫日記。如果能堅持寫日記,經常反省自己,自制力自然會增強。
時間管理,是一切計劃的必備條件。
所以,大學期間,盡早學會時間管理,并堅持下去。
有人問,有沒有第八點建議?當然有,第八點建議:把前面七點建議再看一遍!
你稍加思索,不難發現,除第五點以外,每一點建議,跟上不上大學關系不大,甚至跟年齡無關。每一點建議,都會陪你一輩子。
/完/